商会新闻
十堰新闻
昆明新闻
加入商会统一宣传
参加商会活动
出席会员大会拥有会员权利
享受商会提供的服务
并可自由退会
昆明新闻kmNews
当前页面: 首页/ 新闻之窗/ 昆明新闻
[喜迎十八大]跨越发展 云南再出发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6          文章来源:昆明信息港

跨越发展 云南再出发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追踪(上)

穿越世纪的期待,站在历史的潮头,云南以坚定的信心把握现在。201111月,以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为标志,开启了云南全新的航程。                 

大局而谋,云南敞开高原情怀,登高远眺,置身于世情、国情、省情变化的大格局中,抢抓机遇,锐意开拓。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目标,成为鼓舞云南的响亮口号,响彻云岭大地。

    趁势而上,云南秉持大山品质,全力以赴抗大旱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桥头堡建设热力涌动,以总抓手的强力引擎,牵动云南的加速度;基础设施建设为云南铺就坚实力量;工业跨越发展再上层楼;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三大战役,持续有力促进产业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在金秋喜获丰收;转型升级的旅游产业,向世界传递云南的微笑;生态美景,绽放绿色经济强省的云南梦想。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云南再出发。

建设桥头堡 热力涌动

    [感受热度]20115月,记者到西双版纳磨憨口岸采访大通道建设,云维集团大为商贸物流中心、金孔雀集团的磨憨国际客运物流中心……一个个大项目大工地,火热的现场还记忆犹新。而今,这两个中心已建成运营,锦亿矿产品交易中心也快要完工,南北水果交易市场、中劲物流基地、景苑花卉等项目又启动建设。

磨憨口岸的热度,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桥头堡建设的体温。

    从大通道到桥头堡,从大山奔向大海。”201111月,省委书记秦光荣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深情地道出了云南的门户情结。以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为定位,云南的目光,从此有了潮汛的奔涌;云南的身影,开始融入更大的格局。

    全力建设国际大通道。重点推进连接周边国家的交通、油气、电力、信息等项目和沿边干线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拓展国际国内航线,加快推进龙瑞高速公路和大瑞铁路、蒙自至河口铁路等重大项目,继续抓好两出省三出境水运通道建设。省长李纪恒在今年的两会上给出详细的注脚。

    桥头堡建设,正强力驱动着云南的跨越发展。

    统一思想、倾力投入,桥头堡建设确定了8大任务。经过多方合力,省部合作机制迅速建立起来。621日,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部际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46个国家部委现场给力,一系列问题得到回应,进而桥头堡建设总体规划获得批准,推进步伐虎虎生风。以桥头堡建设促进滇中经济区建设的进程随之加快。省委、省政府连续作出重要部署,一区、两带、四城、多点的空间布局,意味着一个新的增长极,又将成为云南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对外,云南与周边国家通路、通电、通商、通币、通讯、通油、通气、通关的互联互通步伐加快。对内,云南已经与国家40个部委、10户中央金融机构、32家大型国有企业签订了桥头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央企入滇、协议引进的资金接近1万亿元,民企入滇的协议资金也接近1万亿元。

    瑞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让这片热土活力迸发。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和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也快步紧跟。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带队成功访问GMS五国,播种友谊,谋求合作、互利共赢,进一步推进和加深了多项双边合作机制,粤、港、澳、泛珠三角等国内重点区域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西部博览会上,云南展区正以桥头堡建设为最大卖点,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前沿的投资热土和创富高地。

夯实基础设施 只争朝夕

    [感受速度]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式转场运营无疑是2012年的大事件。昔日了无人烟的荒山野岭、高低不平的丘陵石笋、近百个大小山头,如今被建设者削山填壑夷为平地,广袤的红土地上一座气势恢宏恰似大鹏展翅高飞的机场航站楼展现在世人眼前。一个迄今为止中国民用机场建设史上最艰巨、最宏大的建设工程——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通过建设者团结拼搏、克难奋进,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揭去神秘的面纱,一展风姿。

    站在长水机场的壮美航站楼前,我们感受到,时间正向云南传递一种持续的热力。

    长水机场建设激情投入,划亮晨光的一次次校飞、试飞,组织有序的大规模运行演练,顺利转场运营,创下了中国甚至世界航空史的奇迹。云南,在奇迹中起飞。

    激越鼓点声中,丽江机场高速、磨思高速、锁龙高速全线通车;大丽、龙瑞等高速公路重点项目正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南北大通道建设又启新篇;七入滇、四出境的公路网云南境内路段全部实现了高等级化,泛亚公路的中线除老挝境内会晒大桥外全部完工,云南正全程提速。二级公路建设让云岭大地一片火热,59条二级公路相继完工,全省123个县通了高等级公路。从11日起,全省取消了二级公路收费,人流、物流、商流在公路的主动脉和密布的毛细血管上奔流,向一个个产业高地、开放口岸涌去,建设大门户,有了更密集的路网支撑。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初稿已经形成,内河水运建设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已经确定长江主航道延伸至云南水富港。两条出省的水路金沙江长江黄金水道和右江珠江水运通道行将贯通。水运云南,必将流淌更多的创富故事。

云南铁路建设史上一道道难题被解开,一个个纪录被创造,铁路建设高歌猛进,六沾二线歌乐隧道、昆明枢纽碧鸡关隧道胜利贯通,六沾二线沾益至凤凰山段实现双向开通,丽江火车站建成投入使用,仁丽铁路实现开通,玉蒙铁路全线铺通。昆明到河口贯通在即,昆明到瑞丽建设正酣。目前,全省铁路开工建设改扩建项目11个,1500多公里,力争今年完成投资180亿元。

    长空壮阔,云南当歌。现在,除已经建成投入运行的12个机场,筹建中的泸沽湖机场已获批复,沧源机场立项即将获批,红河机场也将在最近开工。

    兴水润滇、兴水强滇。车马壁、阿岗、德厚3个大型水库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滇中引水工程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控制性工程明年有望开工。牛栏江滇池补水等重大水利工程进展顺利。今年已新开工31件水源工程项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建设,143件增蓄应急重点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山区五小水利工程30万件。

    用地上山,新政换空间。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要求,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坝区优质耕地,用好用足国家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试点省差别化土地政策,引导城镇、村庄、工业向适建山地发展,建设山地城镇。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我省创造性地提出了用地新政,利用荒山荒坡搞建设,既拓展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空间,又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富有远见卓识的创新举措,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为云南找到了发展的新空间。

    将坝区80%以上的现有优质耕地和山区连片面积较大的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实施差别化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对使用山坡地、未利用地发展城镇和各类产业项目的,适当降低建筑密度和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对用地上山做得好的地方政府,在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上给予适当奖励,并建立相对集中稳步增长的政府投入支持机制,支持城镇上山、工业上山。目前,已完成全省16个州市三规审查,调整出20多万公顷可利用林地用于城镇上山、工业上山。

    突破重点,一大批涉及能源、交通、民生、商贸的基础设施项目有了明显进展。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水电站、中缅油气管道、观音山煤矿等重大能源项目获国家核准,国高网东南绕高速公路项目立项,溪洛渡、向家坝、糯扎渡、功果桥等能源项目正加快建设,金安桥、功果桥电站投产发电,阿海、糯扎渡电站下闸蓄水;阿海水电站、泸沽湖机场得到国家核准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全面开工;还有中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三期)、大理国际物流园等一批经贸流通项目……云南用只争朝夕的热情,让改变按秒计算,让奇迹随处发生。

壮大产业实力 活力迸发

    [感受现场] 走出曲靖火车站,抬头便是世界500强企业安费诺公司的巨幅招工广告,曲靖经开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签约入驻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安费诺公司,是专门生产苹果手机里的WiFi接收器的世界500强企业,这回他们为了iphone5的上市生产,要在曲靖新招2000名职工。工业园区的吸引力,让曲靖和最近的全球热门消费新闻搭上了界。今年6月,来自四川、广东等15个省市区的涉及轻工、建材等11个领域的44个项目、876亿元资金进入曲靖。成规模的现代工业园区实实在在地吸引了他们。

    曲靖,正在火热的园区里实践着产业发展的园区驱动路径。这是对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云南要跨越,关键在产业的实践。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把工业强省作为云南跨越发展第一战略。《决定》指出,我省将通过集群联盟、集成创新、集聚效应的整体综合功能聚合,推进工业集群化和园区化、园区城镇化和生态化。

    让工业园区成为全省产业集聚集群的重要平台、实施工业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制药、电力装备群,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子信息、数控机床产业群,曲靖经开区,以安宁、禄丰、东川园区为代表的冶金、有色金属产业群,玉溪研和工业园区的装备制造产业群等一大批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云南特色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态势。全省目前已经建成的开发区、工业园区达119个,其中40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提速,州市县级工业园区的建设也全面启动,园区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提升。

    101日,我省出台了《云南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为全省工业园区管理制度化、法制化树起了重要的里程碑。云南,正向大园区经济阔步迈进。

    为产业起跳找寻新的空间,云南打响了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三大战役

    县域经济就是全省经济,县域经济的总量和规模,决定着全省经济的总量和规模,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大跨越。这已经成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

    在今年731日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推进大会上,我省提出了产业兴县、强基兴县、科教兴县、引商兴县、扩镇兴县、富民兴县、放权兴县、开放兴县的8大兴县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铺就了科学路径,启动了活力引擎。

    自今年起,全省129个县(市、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考核评价机制启动。以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字指标和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党风廉政4一票否决的前置指标为基准,通过纵向比、横向比,比增量、比速度、比质量。争先进位的创新机制,促成了你追我赶的奋发态势。

    发力争先,官渡区以长水机场运营为重要契机,围绕加快推进中国云南昆明面向泛亚地区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门户核心区、西部最大的小商品商贸聚集区、现代新昆明跨越发展先行区展开大手笔建设,实现了围绕空港建设的大提速。开放胸怀,瑞丽引来了香港雅居乐、中国华力、深圳佳佳豪、云南城投、滇虹药业等一大批知名企业集团,口岸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出入境人流量逾千万人次,车流量超过两百万辆次,边民互市贸易额增长3倍。昆明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盘龙区、安宁市、晋宁县,曲靖麒麟区,玉溪红塔区,丽江古城区,大理市,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强势引领,晋宁、石林、牟定、马龙、师宗、腾冲……全省129个县市区正在奋力跟进。

    民营经济已经占到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半壁江山,未来将有更大作为。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末,我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首次超过40%,达到40.6%,累计完成民间投资已经超过国有经济投资。

    民营经济是社会经济主体中最活跃也是最有创造力的部分。我省民营企业在多个领域创造着精彩:蓝晶科技拥有世界级的LED衬底片生产技术,沃森靠自主研发实力跻身中国疫苗行业第一方阵,中国红玫瑰在北京奥运会绽放。现在,全省民营经济户数已经达到142.3万户,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五成。同时,民营经济还是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省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已经有600多户。其中,民营企业建设的企业技术中心147个、创建高新技术企业345户。

    当受到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很多困难时,828日,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了全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10个方面、33条措施,招招实在,条条紧扣。温暖的政策大手,有力地搭在了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命脉。与此同时,全省30多个相关部门也制定出台了与《决定》相配套的29个实施细则。就在大会召开当天,一件新鲜事更是让民营企业家们心头泛暖:省工信委会同相关部门一次推出了涉及公共基础设施、能源、种养及农产品加工、工业投资等12个行业,总规模达6000亿元的300多个投资项目,全部向民间资本敞开。政策给力,落实到位,提振信心。民营经济在一股股暖流的推动中,将释放出无限的发展活力。

    产业布局的脚步密集而坚实。923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大理召开,力争3年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的目标让旅游业二次创业的思路与方向清晰可见。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沿着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旅游产业要继续推进二次创业,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这一重要思路,全省旅游业坚持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深度挖掘、与文化进行高端的融合与对接,着力打造古滇国文化、广南地母文化、西双版纳南传佛教文化、大理国文化、巍山南诏国文化、普洱边三县茶祖文化、玉溪帽天山地质文化、禄丰恐龙文化、元谋猿人历史文化、三国文化10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向2000亿元目标迈进,云南旅游正在加快转型升级、突出融合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合作,向全新的高度起跳。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农业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全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新时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决策。

    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大特色农业,集中发展粮食、烟草、蔗糖、茶叶、咖啡、橡胶、水果、蔬菜、畜牧、蚕桑、花卉园艺、生物制药、淡水渔业、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特色产业向最适宜区集中,大力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优化高原特色农业区域布局;重点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8大行动

    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的定位,我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拥有了更加开放、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成为全省招商引资的新亮点。在8月于香港举行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推介会上,来自红土高原的特色农产品受到采购商和消费者的热捧。展会累计现场签约9.69亿元、意向合作协议45.92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引进农业项目24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96个;共利用省外到位资金25.8亿元,较去年增长了322.9%

构筑生态屏障 积淀底蕴

    [感受成就]河流穿过田野,湖泊闪耀大地,成片森林绵延,青稞架下的草甸牧歌飞扬。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保护与发展已经达成一致。洛吉乡九龙村纳入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以后,按照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村民们签订了5年的合同,每年由公园方面给予每人500元补偿。九龙村村民陆拉支原来在草原上放牧,对减禁牧措施有些抵触。后来他到普达措打工开环保车,游客们对保护良好的自然风景赞不绝口,终于让他理解了这些保护措施,并成为坚定的环保执行者。走出木头经济的香格里拉,赢得了更大的发展。

    从雪域高原到金沙江畔,森林云南建设让云岭大地处处绿潮涌动。以绿色经济强省为战略定位的云南,在建设生态美景的道路上一路积淀科学发展的深厚底蕴。

    推进森林云南建设,是推动云南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林业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走活林业这盘棋,打造云南跨越发展新的增长点。省委书记秦光荣110日在森林云南建设推进大会上提出,到2015年,实施新造林3000万亩以上,改造中低产林2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7亿立方米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超过1200元,县级以上城市绿化用地超过30%,绿化率超过35%。切实强化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把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红河等国际国内重要江河流域、九大高原湖泊水库、大型水利基础设施面山的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纳入工程实施范围,建立以保持水土、护坡护岸、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生态走廊。

    全省劲吹绿色旋风,着力推进森林云南建设,为构建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林业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扎实启动中低产林改造,有效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省累计投入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超过60亿元,依法强化资源保护与管理,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林农得到实惠明显增多,林业在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建设森林云南成为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目前,我省林业用地面积达3.71亿亩、居全国第2位,森林面积2.73亿亩、居全国第3位,活立木总蓄积量17.1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

    日前公布的全省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前3季度全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生产总值(GDP6700.30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云南经济增速列全国第6位、西部第5位,比上半年分别提高5位和3位。这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全年实现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发展目标以来,一组让人对四季度充满信心的数据,更是一组对云南充满信心的数据。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云南在路上。(云南日报 记者吴清泉)

上一篇: 十堰商会泛亚商用车物流城中秋答谢暨项目观摩活动盛大举行
下一篇: 11月1日起机场高速限速100 东绕城限速80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