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第二汽车制造厂首上邮票
1996年,东风卡车登上“国家名片”
2001年武当山特种邮票成功发行
2003年,南水北调开工发行纪念小型张
2010年,牛郎织女民间故事郧西首发
■文、图/记者 唐晓玮
辛金鑫制作的邮集《走进十堰》,基本涵盖了全国统一发行的有关十堰市所有题材的邮票。据市集邮协会秘书长王军介绍,十堰虽然建市时间不长,却因享誉海内外的东风汽车,世界文化遗产5A级旅游区武当山,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 牛郎织女发源地郧西……先后5次登上“国家名片”,发行数量达11枚之多,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
第一次:
1990年,第二汽车制造厂首上邮票
第二汽车制造厂始建于1969年,当时主要以生产中吨位货车为主,产品起名“东风”。
“邮票是‘国家名片’,能将城市题材印上‘国家名片’,无疑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那一年得知国家邮政局要统一发行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邮票,就积极写报告申请,希望我们十堰的东风车也能登上‘国家名片’。”市集邮协会秘书长王军回忆,当年几经努力终于争取到这一机会。1989年,设计师陈晓聪分别到“二汽”几个厂里考察,后来选定总装厂。为了拍好东风卡车,专门将不同颜色的卡车放在一条生产线上,所以从后来的邮票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卡车。
1990年6月3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T152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三) 邮票一套4枚,第一枚就是第二汽车制造厂。这是十堰市第一次登上“国家名片”。
第二次:
1996年,东风卡车登上“国家名片”
自改革开放之后,“二汽”引进了国外许多先进技术,对旧东风牌汽车进行改造。与此同时,公司狠抓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设计,引进新型柴油发动机,从而提高了国产汽车的性能和质量。
1996年7月1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中国汽车邮票一套4枚,分别为:红旗轿车、东风中型载货汽车、解放轻型载货汽车、北京轻型越野汽车。
至此,东风车再次登上邮票。
第三次:
2001年,武当山特种邮票成功发行
2001年5月26日,国家发行武当山系列邮品,邮票一套3枚,分别为南岩秋色、紫霄瑞雪、太子环翠。小型张1枚,为金顶春晓。
王军介绍说,为了发行武当山邮票,十堰市苦盼了10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国范围内每年只发行20多套邮票,除像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这种举世瞩目的大事外,地方题材能上邮票的微乎其微。当年,地方题材能够在全国发行小型张在全国是首例。
武当山系列邮品的发行,使武当山通过邮票这个“方寸天地”从中国走向世界,对于扩大十堰、武当山的知名度和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次:
2003年,南水北调开工发行纪念小型张
十堰是南水北调源头,素有“亚洲天池”美誉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为了南水北调,十堰3年搬迁数十万移民。2014年,清澈甘醇的汉江水将从十堰出发,一路向北,润泽京、津及华北广大地区。
2003年9月26日,为了纪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国家发行了南水北调工程开工纪念小型张1枚。十堰第四次登上“国家名片”。
第五次:
2010年,牛郎织女民间故事郧西首发
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批准,2010年8月16日(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邮票首发式在郧西县七夕广场举办。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爱情故事》邮票一套共4枚,分别以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为主题。为了突出“七夕”的民俗特色,女设计师李昕还专门按照中国皮影戏的人物形象,设计了牛郎和织女的形象。这是新中国第3次发行民间故事题材的邮票,魅力郧西天河文化通过邮票走向了世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