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新闻
十堰新闻
昆明新闻
加入商会统一宣传
参加商会活动
出席会员大会拥有会员权利
享受商会提供的服务
并可自由退会
昆明新闻kmNews
当前页面: 首页/ 新闻之窗/ 昆明新闻
油价国内涨国外跌 新定价机制或存四大变化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02-26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国内成品油年内首涨终于在元宵节后的第一天尘埃落定,国内多地油价重回“8时代。然而,连日来国际油价频频下跌,上演了一出国内、国外油价背道而驰的怪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油价逆反现象的发生主要还是因为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各种弊病在作怪。据了解,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最早有可能在两会之后适时落地,新机制将从调价周期、调价参照幅度标准、挂靠原油种类、信息发布渠道四个方面做出调整。

    油价国内涨国外跌

    2013年成品油的首次调价可谓一波三折。三地原油变化率早在215日便突破4%的红线,调价窗口开启。但考虑到节假日以及春运等因素,发改委迟迟未宣布调价。就在调还是不调的纠结中,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却转而跳水,于220日、21日连续两日下跌。之后,发改委匆匆于元宵节晚即224日晚间宣布调价,成为历史上发改委首次在非工作日发布调价指令。

    最近一周国际油价大跌,如果不及时调整价格的话,三地原油变化率可能会跌破4%,此次价格调整也就难成形了。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李宏指出。而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市场分析师认为,总体而言,23月份国际油价仍将在1月份的基础上略有上涨。欧佩克减产稳价、投资者对全球经济信心增加以及中东局势持续动荡是导致今年1月份以来国际油价上涨的三个主要原因,而这些因素将继续支撑23月份的油价走势。

    凸显旧机制弊病

    国内外油价背道而驰的现象无疑再次暴露出现行定价机制的各种弊端。

    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方案施行至今,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共经历22次调整,其中14次上调,8次下调。汽油累计涨幅3100/吨,柴油累计涨幅3020/吨。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认为,尽管该办法促进了国内成品油定价的进一步市场化,但机制本身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逐步显现。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国内通胀压力高企的大环境下,成品油定价机制并未展现足够的调节市场作用,却因成品油对各行业的传导作用成为了通胀问题的放大镜,各地频现的油荒也引来各方质疑。

    他认为,现行定价机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22个工作日的计价周期较长,导致调价时间滞后,且长周期也使国内成品油市场有充足时间做出预期,从而增加了成品油市场炒作、屯油等套利行为;二是“4%”的调幅会造成一段时间内油价上调与下调的不对等,定价机制实际上加剧了成品油价格的过快上涨;三是辛塔原油作为挂靠原油种类的参考价值下降,近几年中国从印尼进口原油的数量大幅下降,从原油进口的角度看,辛塔原油已经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此外,目前的成品油调价对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以及市场供需基本面考量不足。王金涛表示,现行的定价机制中有批零价差每吨300的规定,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好。在2010年柴油荒时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国营油企则加大直销与零售量,在批发环节持续控量,一定程度加剧了社会流通资源的紧张。

    新机制呼之欲出

    其实新机制方案早就有了,只不过一直没有选择好合适的时点推出。一位国内石油界专家曾这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目前,业内预计新机制改革的要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一是缩短计价周期,如将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二是将“4%”的调价标准调整为更为合理的百分比;三是更改挂靠原油种类,保留布伦特、迪拜,去除辛塔,引入新的挂靠油种;四是在定价机制中引入第三方国家媒体定期发布调价信息,而将定价权下放给三大油的可能性则较小。

    新机制可能会选择在今年两会之后,六、七月柴油需求淡季时出台。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预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整体通胀形势要略好于前两年,为新机制推出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预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WTI油价将在80-110美元/桶之间震荡,在此价位区间推出新机制也相对合理。

上一篇: 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建设正式启航
下一篇: 云南嵩明杨林工业园区晋升为国家级经开区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