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让十堰人“如坐针毡”的数据:2011年底,国家新的扶贫标准确定后,十堰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量为116.5万人,分别占全国、全省贫困人口存量的1%、14.2%;贫困发生率高出全国34.2个百分点、全省27.4个百分点。
十堰必须奋力爬坡,赶超进位,摆脱贫困。
十堰,如何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新一轮的扶贫开发,是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把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与解决贫困人口问题联系起来,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
这是十堰的重大历史机遇!
国家水利部、烟草局、南水北调办、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中直机关、企业对十堰市进行全覆盖定点帮扶,为十堰未来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十堰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动力。
这是十堰的全新战略定位!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战略要求,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走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科技扶贫“五大扶贫”新路子,探索形成以“四个坚持”为主的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模式。
这是十堰当前奋进的脚步!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积极整合力量,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整体联动,相继出台《关于抢抓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新机遇,切实加强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决定》、《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扶贫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明确扶贫攻坚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将市级专项扶贫投入由过去的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
在政府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十堰市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原则。
十堰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大扶贫”战略为指导,把扶贫攻坚列入全市三大任务之一,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地区民生、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发展方式、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突破口,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务实创新、艰苦奋斗、克难攻坚,既授民以鱼,又授民以渔,既帮助贫困农民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又不断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广大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一排排漂亮的小洋楼整齐划一,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通往村组,一个个惠民工程助民致富;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改革开放实现新的突破,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发展,民生保障取得良好成效……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50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总收入120.7亿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570元,均增长13%。
这是十堰未来发展的强音!
“十二五”期间,十堰继续坚持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以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大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突出难题,加快脱贫致富进程。力争到2015年: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完善,主导产业带动能力明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显着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贫困人口减少50%以上;到2020年: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区域发展步入一体化协调发展轨道,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宏伟的事业,总是在不断奋进中腾飞;壮丽的篇章,总是在不懈奋斗中续写。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是十堰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一步。十堰,必将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