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自道生 利缘义取
发布时间:2013-06-03
——记昆明郧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邵吉银
在晋宁县晋城镇古滇文化广场旁有一座典雅别致的四合院,门头上书“十堰会馆”四个鎏金大字,进入院内,正对门口的屏风墙上“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八个大字夺人眼球,四周墙壁张贴有“孝义”故事的图画。
这里是昆明十堰商会的办公场所,昆明郧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十堰商会会长邵吉银便在此办公。邵吉银从90元起家到身家过亿,从2平方米的铁皮房到拥有众多产业,从每天只能解决温饱到每年捐赠上百万元做公益事业,他用踏实、诚信经营着企业,坚守着“财自道生,利缘义取”的理念。
90元起步卖小菜
1990年3月,22岁的邵吉银怀揣梦想从老家湖北只身来到昆明,在省建二公司谋得一个背水泥、沙料的苦力活,每天背水泥、背沙上几层十几层楼,一天干下来腿肚子累得打颤,前心贴后背,那时,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吃饱饭。几个月后,邵吉银除了吃住的花销外攒了100元积蓄,那时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他的目标是挣够3000块钱回家盖房子。
在建筑工地干了一段时间后,邵吉银辞了职,并用90元积蓄买了几个竹箩在东华小区卖起蔬菜。那段日子,邵吉银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挣到的钱也比做建筑工时多了不少,后来,邵吉银买了辆三轮车用于拉运蔬菜。一次,途中有人问:“小伙子拉不拉货,给你5块钱?”邵吉银觉得这比卖菜有赚头。于是,邵吉银又转行在螺蛳湾服装批发市场干起了拉货的行当,没想到拉货的第二天就挣了20元,他每天早出晚归奔忙在大街小巷,一个月挣到了600多元钱。这样干了一段时间,邵吉银有了1000元钱存款。
1000元起家开小店
1991年,邵吉银用攒到的1000元钱,在东寺街租了一个铁皮房子当店面,做起副食品生意。为了节省开支,邵吉银一年四季吃住在铁皮房子里,因为地方小,他买来一张折叠床,晚上拉开就睡在大街上,白天收起来,一来可以看管小店,二者也能省下租房钱。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3年,邵吉银却不觉得苦,因为他心里装着梦想。到1994年,邵吉银攒下了3万多元钱。
手里有了一定积蓄,邵吉银又开始了新的创业梦想。
3万元创业建汽配城
1994年,邵吉银关掉了经营3年的小店,来到昆明关上帮助亲戚打理汽配生意,每月有600元的工资。一年后,邵吉银做汽配生意,开启了新的的梦想。
门市开业当天,邵吉银买来3个水壶,一条小红河香烟,前来帮忙的亲戚不解地问他买这些东西干啥?邵吉银郑重地说:“我们做生意要热情、周到,进店的人不管买不买东西都是客,来了喝杯水、抽支烟,这是诚意。”凭着多年做生意的人脉关系,邵吉银的汽配门市前总是挤满前来购货的人,生意越来越好,有时一天能卖出10万元的货物。此后,邵吉银在关上开了2个门市,在宣威市开了1个分店。
2004年4月18日,昆明十堰商会正式成立,邵吉银当选为会长。昆明市十堰商会是湖北省在外地成立的第一家市州级异地商会。商会成立后,十堰人在昆明有了“家”,有了组织,邵吉银也成为十堰商会发展的领军人物。
商会成立之初,汽配销路很好,但恰逢昆明新修二环路从关上经过,大量房子要拆迁,十堰老乡们心急如焚。邵吉银立即将20多名经济实力较强的十堰老乡组织起来,参股买下土桥村的数百亩土地,兴建了第一个商会项目——十堰大车汽配城,并筹建云南第一个汽配门户网站,从此翻开了两地汽配行业交流的新篇章。
2009年,邵吉银注册成立了昆明郧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邵吉银将目光投向了晋宁,在晋城镇购地1000亩,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云南泛亚商用汽车物流城,项目于2011年5月10日开工,目前,投资超过10亿元的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建设了60万平方米的商铺1200间,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当中。随后,邵吉银又实施了一个更大手笔项目,昆明市十堰商会牵头联合昆明市成都商会、云南泽仕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晋城高速公路出口处建设昆明晋城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城。该项目占地2285亩,总投资达80亿元,建成后将承接昆明主城区的汽摩配件、装饰家居、五金机电等行业的经营户的外迁。两个项目建成后,年交易额将达上千亿元,为国家创税过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万多个,将成为昆明又一个工业品的“螺蛳湾”。
东川是我国铜主要产出地,由于长时间采矿,铜矿资源渐渐匮乏,导致开采工人下岗,经济下滑。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行产业转移,建设了“东川区再就业生态工业园区”。邵吉银和他的团队带头在那里投资兴业,购地3000亩建厂房及其配套的生活设施。
数百万元捐款做慈善
在邵吉银家里一直珍藏着一本笔记本,里面记录着他做好事、办实事的点点滴滴。2004年起,邵吉银便将收入的大部分用来做慈善事业,修路、助学、敬老、帮助残疾人、捐助贫困群众。
在昆明十堰商会,专门有一个4到5人组成的团队负责打理慈善事业,收集需要捐助的各种信息,邵吉银和他的团队成员根据需要进行捐助。几年来,昆明十堰商会捐助的地区遍及云南丽江、罗平、武定、东川、晋宁、宜良、大理、昭通等,每年捐助款物达数百万元之多。2011年12月,郧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晋城镇盖建一所敬老院,将无偿赡养1000名孤寡老人;仅2012年,邵吉银捐赠的各种款物就达3000万元之多。
在邵吉银的影响下,从总公司到12个分公司都纷纷加入慈善事业中,公司把10%的收益用来做公益事业,并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人
为表彰邵吉银为晋宁县做出的贡献,2011年,晋宁县授予邵吉银“荣誉市民”称号,给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心灵高洁,慈善予人;扶贫弱助,慷慨解囊。他印证着中国商人‘温、良、恭、俭、让’的美德。”
邵吉银说,企业一路走来靠的就是“诚信”二字,坚守的是“财自道生,利缘义取”理念,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的商人成为邵吉银的行事准则。“以前努力挣钱,是为了自己能够吃好、喝好、过上好日子,现在有了钱,更要努力挣钱,让更多的人吃好、过上好日子。”邵吉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乐善行施的慈善事业中,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让他乐此不疲。
财自道生,利缘义取。邵吉银经商的理念告诉我们,商人获取财富和利润必须遵循经商的准则和做人的道义。以义取利,德兴财昌,舍义取利,丧失了“义”也得不到“利”,为商者应深以诫之。
通讯员段正祥 胡建春报道
文章来源:
http://daily.clzg.cn/html/2013-06/03/content_354025.htm(昆明日报2013年6月3日第6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