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于8月9日上午在泛亚商用车物流城从事汽配批发的刘老板带领下,来到了贵昆路“XX汽修”的一个专修商用车的修理厂。说它是个“厂”还真是高看了它,因为它既没有厂房,有没有围墙,更没有像样的修车场地。只有三四两厢式车、轻卡横七竖八地停在路边。
当我们走近一辆东风天龙边上时,才看到有两三个正在车底换油的修理工。全身泥土油腻不说,简单的作业工具,到处是换下来的废旧件,真不敢想象它能吸引着这么多的司机来修理保养。
在同去刘老板的招呼下,该厂的老板从车底钻出来,当我们说明来意,想打扰他十分钟后,他大方地笑笑说:“没关系。”
笔者:老板生意不错呀!每天都这么忙吗?
老板:这还不算忙,才四五辆车,忙的时候路边都停满了车,排队等着做修理。只是我们这里只有五六个工人,不然每天可以多干一些。
笔者:在这样的条件下干活很辛苦哦!每天能修几辆车?能不能透露一下每天有多少收入?
老板:哎呀,没办法。现在的开发区,路边上是很难租到房子的,像我们这样做大车修理的,会挡到旁边的商店,人家都不愿意,听说9月1号就限行了,我们也在绕城外寻找新的场地。要吃饭,要生存就只能凭着手艺凑合干着。一天少则5、6辆,多则8、9辆说不准。每天有几千元收入,养几个师傅还算行吧。
笔者:那你们修车保养的配件、用品从哪儿进的?你们备不备货呀?
老板:我们修车用的配件都是随时用随时买,基本不备货。平时只备些滤芯、油品等常用的东西。我们要货都是打电话到附近的汽配城买,老生意就让他们送,搞不清的自己去拿。价格我们也经常了解,只要差不多就行,一般不欠账。和汽配城里商户合作的还可以。
笔者:现在很多汽配城都往城外搬,你们今后拿货怎么办?
老板:听说9月1号就要限行了,限行后大车进不来,我们自然就没了生意。汽配城往外搬,我们要货也不方便,因此我们还是要往外搬。
笔者:像你们这样的修理铺要的配件、油品肯定都是最便宜的吧?不然赚不到钱吧?
老板:不!你错了、不要以为像我们这类修理铺就只是用便宜的东西。我们这两东风天龙发动机换的是“美孚1号”机油,轮毂里换的是“美孚”的黄油。发动机内部零件都用原厂件、配套件,我们从来不用差的东西。即使是不太重要的“外围件”也起码是有品牌的副厂件。

现在司机不好“忽悠”了,也“识货”了,都要求用好的,品牌的。用了差的黄油在高温下轴承及摩擦的地方都会“拉毛”,反而6影响使用寿命,用不长车主还会找到我们。所以满足司机要求是第一位的。不瞒你说,我为什么生意还不错,就是注重了零配件、油品的质量。不要看我们设备简陋条件差,但我们干活认真细致,对司机负责。用好的配件虽然赚的少一些,但多了许多“回头客”就什么都有了。
笔者听了老板这番话后,在感到十分诧异的同时,有看到旁边仍得满地的“美孚”空机油瓶及原厂件、配套件的包装盒让我真的信了。
作为汽配产业链上的终端维修业的经营者,也能有这样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价值观,难道还不能引起那些抱有传统东西不放的人的警醒吗?
一个修车铺老板的心声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客户需求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在趋于理性。服务要求的提升,工作质量的提高已是大势所趋,它绝不会因为我们不想改变而不变;也不因为我们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顺势而变是放在每一个传统企业面前最大的命题。
发表评论